《少年凯歌》:一本看不懂的历史书

因为经常书荒而选书的关系,这本书曾许多次进入我的视野。但每次都被快速忽略。一方面是对于传记兴致淡淡,除非对某人突然产生极大的兴趣;另一方面是对陈凯歌其人,虽然佩服《霸王别姬》的经典,但也尚未上升到爱屋及乌的高度,尤其是对其多次在舆论场中的言行(比如06年的馒头事件)欣赏不来。相对于常年端着的大人物们,我更喜欢慈眉善目接地气的李安贾樟柯之流。

想想我的读书神器kindle买来的年岁跟我毕业的时间一样长,不说“饱读”,至少各种推荐书单也都过过一遍了。于是越来越容易陷入书荒之中。无奈之下,只得再再再一次打开豆瓣图书250,看看还有没有值得一采的遗珠。

这次终于决定来试试这本被跳过N次的《少年凯歌》。

没想到,快读过半,就不得不佩服豆瓣9.4分的水准。震撼和惊喜均超出预期。

一惊在于题材内容超出意料,原本以为偏文艺和呓语的自传,竟是特殊年代的回忆录。从少年视角回看浩劫十年,是我此前没有过的体验。

二惊则是作者文字水平远远超过我理解和猜测的作者预期。不谈也不比文学大家,平平无奇小天才却也算得上。原来粗犷的外表和深沉的导演造诣之下,还有让人惊艳的语言天分。已经很久没有让我读起来舒适的国产文字了。此前看的那些,要么是产出于民国前夹杂文言的拗口白话(汪曾祺等等),要么就是近乎口语疏于形式重在内容的当代散文小说(李娟,双雪涛等等)。

陈凯歌的语言是独一份的,达到了我心目中冯唐的水准。有古典味,但不拗口,这点难得。按豆瓣评论的说法,差点就多了一个现当代的文学大家。

当然,相比于文字,更精彩的是内容。虽然只是简单的记录和追往,但也足够“文学”,不论是从魔幻现实主义的荒谬性,还是记载真实历史的厚重感。

看过的记录文革的文字也不算少了(其实也就只有兄弟,三体,饥饿的女儿等),苦难看多了,也就不再以其为新鲜,并且下意识地避免再沉浸于那样的世界中。就像张纯如或是房思琪,仅仅只是通过文字的感受,时间久了也会让人崩溃。

然而当《少年凯歌》再拉我进那个世界时,我却没有产生应有的逆反和退却心理,可能正是源于这本书提供的旁观者视角。虽然也有作为受害者直系亲属的控诉,但更多的是冷眼旁观,在如实记录中反思,在窥视现实的同时探讨其意义。

当再一次切片时全览这段历史时,便是我的第三惊。惊于这段历史的破坏之大,浩劫之深,不仅仅是对人的戕害,对物的焚毁,更甚者则是对历史和人文的毁灭性打击。正如陈丹青所说,“两千年文脉已断”。

更让人惊起之处,是在于它的意义阙如。以往战争纷繁,但总有其背后的缘起。无论是利益的争夺,矛盾的转移,抑或只是出于宗教派系的不两立。但这十年内战(或说内乱),却只是个人权力的滥用,再经由少数集团的放大,竟然就变成了伤及害及几百上千万人的浩劫。统治者之罪,远远超出言语可堪形容。

单论这发动者,毛,说起来总是百千年一见的伟人。却能一手指天,羽扇纶巾间,几百千万人的生命就如同浪花灰飞烟灭。何其恐怖。

也许有人要反驳说伟人本意并不如此。但不得不承认派系清洗和肉体消灭正是诸多所谓马克思主义者的常用手段。看过高阳《红太阳》的人,应该都会认同这一点。在建国之前的党内历史中,毛早就使用过了类似的手段。而远在莫斯科河岸的斯姓同仁,也对此番伎俩用至乱熟。更不必谈红色高棉等等。

应该把个人的罪恶归咎于党派吗?我觉得以后世视角观之,我党与这世上万千党派并没有天堑般的差异,在后来者务实派邓公的领导下,能及时拨乱反正重回正轨,做出当下的复兴成绩,正说明党派只是一个工具,而工具的使用者才是该归咎或赞颂的主体。恰如韩姓名人所说,我党有上千万人,人群中占比已达相当部分,党绝不仅仅是那忽左忽右的既得利益团体,而其实已经成为人民的具体代表。

再说回伟人。伟人犯错还能称之为伟人吗?我表示怀疑。至少要在这称呼上加一个时间期限。虽然我们常常说,人品和成绩要区分开。但当一个人的道德相对于成就,给这个世界施加了一个无法忽略的相反作用力的时候,那道德就应该可以减灭成就。而当我们怀疑伟人的时候,却也不影响我们感怀其功德。文革之过不可估,建国之伟乃敢忘。

最好我想说的是,要反思!当人们忘切历史之际,正是历史行将重演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