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塔兰

最近印度疫情爆炸,才发现对这个国家认知粗浅。看过全球大历史,看过欧洲革命史、美国种族史、日本风俗史,倒还从没了解过印度相关的历史。

于是在豆瓣搜印度的关键词,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这本《项塔兰》,似乎是本小说。原本只是想找一本类似《别跟我说你懂日本》这样全方位介绍当代印度的书。但瞟到《项塔兰》高度9.0的评分——算了,就它了。

一个抢劫、坐牢、越狱,然后逃到印度孟买的男人,从四处旅游,到被抢劫一空,住入贫民窟,凭借临时训练得来的半吊子医术当起赤脚医生,最后混进印度黑帮……传奇般的故事,竟然是作者的自传。这样一看就更传奇了。

故事精彩纷呈,整体文风给我的感觉很像钱德勒《漫长的告别》。同样是独行客、异乡、犯罪份子的黑色背景。但又无处不透露出人文关怀和哲学辩思。这一点又像极了海斯勒的纪实文学。总的来说,作者,包括故事的主角,算是个好人,虽然也抽大麻、参与过抢劫并且坐过监狱,但只要秉持良善,三观端正,这书就值得推荐。

之前在媒体报道中了解的印度,是一个种姓分隔但飞速发展,女权低下又年轻气盛,做过殖民地却提前民主,互联网飞速发展然而贫民窟也不遑多让的西亚大国。最近看了些讲印度代孕、印度为何抗疫失败,以及印度为什么发展不起来的文章,认识稍有深入,以往对班加罗尔的向往也减少许多。

第一本项塔兰结束之后,孟买的贫民窟是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几万人搭棚而居的临时聚集地,每天开放一小时的水源,一家六七口人蜗居几平米的茅屋……作为本国农村长大的准底层人士,穷人家的住所我也见过不少,但依然比不过这几千公里外的异乡穷壤。

穷归属于痛苦,但绝非原罪。我妈妈那代人也经历过饥寒交迫的贫穷,但那已成过往。在中国宣告共和国成立的两年之前,印度即已实现独立。然而就算中国经受几十年的国际排挤、走过若干年的弯路,如今依然可以站在更高的位置俯视印度,并对那些贫民窟发生的事生发怜悯之情。

当然,深处水深火热的人们不会觉得自己多么煎熬,就好像七八十年代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相互的嘲讽和同情。在作者笔下,孟买的贫民窟成为他为之依赖的家,一起住着像普巴拉克这样可爱而单纯的朋友们。就算臭气熏天,家徒四壁,也已成为他亲切感与安全感的来源。他深深融入其中。

这让我想到卢安克,那个在广西深山里志愿支教,一待就是数十年的德国小伙。欧美教育下成长的青年,似乎有很能适应贫瘠的能力。不像中国人穷怕了,无法忍受任何形式的匮乏。除了抗住穷的压力,卢安克还能忍受意义的压力。他不承诺学习成绩,也从未担心教过的孩子是否成才。

而在项塔兰中,林巴巴能住酒店也能住贫民窟,行医从不收费,赚够一星期的生活费就休息一星期,物质享受似乎与他无缘。行事也毫无目的,普巴拉克邀请他去村里住半年,他欣然同往;当有了一定的谋生能力,可以搬去更好的居所,他也乐于继续待在贫民窟里。全部财产就那几件衣物、洗漱用品和邻居送的桌椅板凳。

一本好书就是一扇观赏未知世界的大门。管窥印度,让你仿佛在孟买街头散步,这就是《项塔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