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美国人》读后

此处本应是重庆游记一篇。毕竟有生之年也是第一回路经神游之地涪陵,在网红城市重庆打卡。但无奈时间短,两天一夜有一半时间奉献给了动车组。往返2*7小时,打发时间难不倒我。虽然一路重峦叠嶂,翻山穿洞,手机基本断网,但能独处并且不受打扰,可干的事情就太多了。

第一趟,去程,当然要抬出kill time利器:kindle。电子书的好处多多。首先,占用空间小,信息度密集。不到1M大小的电子书,就够你消磨好几天。然后,不费流量,专供离线运作。天然适合此时移动、电信通通失联的场景,电量又充足,一次充满够你用个大半个月。最重要的,是够装x啊。一想到我将成为此节车厢唯一手捧人类文明精华、一坐就是一尊知识分子神像的异类,将要掏出kindle的手简直都要因为激动而发抖。

不过,好在,装腔作势也得有其资本,好几个小时捧着一台黑白面的电子设备,如果不能看进去,也是件挺痛苦的事。幸运的是,这是一本小说。众所周知,小说好读、易懂,装x门槛低。小说名字是:《安静的美国人》。

一个驻扎在越南战场的英国记者,偶然认识了年轻而单纯的美国同行。目睹了他的天真浪漫,同时又受到他情敌身份的威胁,在前线被他施救,然后又借刀杀人夺走了他的生命……

这让我联想起前不久看的 面纱。同样欧美人的异国他乡之旅,同样理想主义者的身死幻灭,而其精致的利己主义同伴毫发无伤,反过来同情死者,然后发一通看似大彻大悟的自我反省。可能作者想表达的是,理想主义活该被同情,而且毫无疑问要等到死后?

第二趟,回程,本来想重温下《江城》,或者翻一本重庆的书读读。唯一记得跟重庆相关的,应该是虹影的《饥饿的女儿》?结果还是没抽出时间下载。翻了翻剩下的书,《叫魂》有内涵,但无奈大概是版本问题,大段大段的重复;《北京、北京》文笔鲜明,然而读不出什么新鲜感。遂翻出另一大kill time杀器:iPad。

看完一期《吐槽大会》,意犹未尽。看看时间,还有三个小时,刚够一部电影,于是点开《绿皮书》。

这是部好电影啊。同样是奥斯卡最佳,他比《三块广告牌》温情,没什么强奸杀人啊,自杀放火啥的血腥暴力;同样是黑白配的种族题材,又比《触不可及》来得更有戏剧性和可看性。搞不懂为什么获奖之后反倒引来美国国内舆论的一顿批评。可能他们也是对评委会的政治正确先例倒尽了胃口吧。

但中国观众就完全没有预设立场,豆瓣8.9分也是傲视了一众舶来同类。具体到我个人而言,这是最近几年看的最舒服的外语片子。

没有打打杀杀,没有阴谋反转,没有配角突然暴毙,主角们也全程不曾危及生命。最艰难的一处险阻,也就是被歧视的警察关了起来,将要错过最后一场演出。没想到主角转身开出金手指——一个电话。然后就被毕恭毕敬地送了出来。

幸运的是,也没有煽情。影片的三个情感点:司机和妻子、司机和博士,以及博士自己身上隐藏的亲情。无一不流淌在清淡而绝无越界的轨道上。不像某些国产电影,极尽狗血之能事,就是为了在某个高潮段落把所有冲突一次爆发,然后引来观众热泪(不敢冒犯,但这些案例的经典来源就是《雷雨》真相爆发的雨夜,以及《情深深雨蒙蒙》将军得知雪姨出轨的那一刻。)

绿皮书里的感情表达,不会时刻提醒观众:看吧,司机和妻子多么伉俪情深。比如司机写家信的桥段,一般正用于煽情,电影则加上博士的代笔,多了一份幽默,同时又塑造出两个鲜明的人物(司机的文化浅薄,博士的修养深厚),最后借妻子暗地对博士的点破(谢谢你的代笔),点出了博士与司机之间已经培育出来的浅浅友情。

看完电影,舒坦之余,又把电影和书联系在一起。顿时觉得美国人真奇特啊。天真浪漫,理想主义,既有种族歧视,又有兼容并蓄。他们的国家称霸这个星球,但他们每个人却如此性情各异。

这大概就是安静而自由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