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逻辑

#中国钱多了吗?

很多经济学入门书,开头就拉开大旗,揭露现代银行的本质,炮轰政府无休止滥印钞票,引发通货膨胀,潜移默化地剥夺了广大老百姓的财富。但事实真如他们所说,政府完全就是一个劫贫济富的坏蛋么?怕也不尽然。深入看来,钞票的增发,有它必然的一面。

讨论的前提是“财富”-“资本”-“钱”三者的对应关系。钱表示货币,具有流动性的价值载体,资本和财富则分别对应“活的价值”和在其基础上加上的“死的价值”。比如土地,属于财富,但如果不产生效用,就无法兑现为资本;未来收入也是如此,没有合适的金融工具把未来还摸不着看不见的收入变现,以此为资本恐怕就是痴人说梦。

把各种可能的财富变现的过程,就是经济的发展过程。以中国为例,在几十年前,可见可用的各类生产产品是唯一可变现的资本,钞票量也是少的可怜。后来改革开放,其他财富也加入到浩浩荡荡的变现过程中来,比如以前不值钱的土地、人工服务以及现在才开始发展的个人信用。这是一个社会资本剧增的过程,为了应对这种潮流,钞票也开始大规模增发。所以在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国家,印钞量增加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国债是个好东西

在十六世纪以前,全世界的国家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库充盈,政府的财政收入每年都有增长,比如中国明朝,比如印度;第二种是国库穷得叮当响,政府靠着找富人或者外国借钱过日子,比如英国,比如瑞士。后来结果怎么样,大家都知道了。有钱的被殖民、被侵略,最后挣扎了大半个世纪混成了一个个发展中国家。没钱的反而大摇大摆地过起了发达优裕的日子。

美国就是一个典型。它是一个自开国就陷入了庞大国债的新兴国家。但它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不但从来没有想着去增税去立这样那样的法规剥夺富人的财富,反而一方面保证所有的国债都会如数归还,一方面增发国债,把未来收入或者别人国家的钱挪过来享受。奇怪的是,即使如此,美债也依然是全世界最坚挺最安全最被追捧的国家债券。

为什么说国债是个好东西?想象一下,当一个政府因为各类灾害、战争陷入财政危机的时候,你是希望它增加税负、打开印钞机猛印钞票,还是发行国债来度过难关?学过微观经济学的都知道,增税无疑会增大社会交易成本,降低市场活跃度,间接减少社会财富,而多印钞票呢,则直接稀释甚至说是剥夺了广大人民的财富。相形之下,不难看出国债才是最宜人的选择吧。

#国库充盈不如藏富于民

在某个历史时间段内,一个社会财富的数量是有限的。要么在政府,要么在民间。经济发展追求的是单一财富经济效用的最大化。比如一笔钱,如果政府能保证投资回报率有20%,而民间投资回报率只有10%的话,那么这笔钱自然应该交给政府去经营。但实际情况总是相反,民间的回报率都会高于政府。

其中原因和政府本身运作方式分不开。比如国企与民企的区别。一方面权力得不到有效的监控,一方面国企收入水平并不与投资结果挂钩。反观民营企业家们,他们把毕生积蓄放在单位,要么荣华富贵要么一败涂地,与结果荣辱与共。只有他们才会珍惜每一笔钱,并真正为花出去的每一笔钱负责。

#金融与文化的相互耦合
社会组织结构总是与社会人的利益分配方式直接耦合。原始部落里,大家吃了上顿没下顿,生存朝不保夕,只有放弃隐私,共建共产主义社会,猎物(或者说财富)均分才是种族发展的唯一办法。到了农耕社会,基本生存问题是解决了,但是经济风险的难题依然存在。任何人既可能有相对充裕的时候,也会遇到手头拮据乃至于填不饱肚子的时候。为了规避或者说转移这种经济风险,部落虽然消失,宗族却留了下来。家族的存在,就是为了互相救济,分散经济风险的团体行为。

现代的城市社会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有人说现代科技的发展,单元房的居住方式,让农业时代的那种人情融融彻底告别了我们,说起来真是可悲可叹。但换一个角度说,独立的生活空间,不正是大多数人内心真正想要的么?谁喜欢集体宿舍的生活?谁又更愿意每天去公共厕所蹲坑?更重要的是,城市的家族观念,与农村的判若云泥。城市里要孩子,一般是真心喜欢孩子,而农村人的要孩子,更主要是为了“养儿防老”,这也难怪农村人比城里人更看重孩子的性别,更喜欢男孩。

生养男孩是一种投资,每逢喜事丧事大摆宴席也是一种投资,这每一次投资都是为了分散未来可能会遇到的自然灾害、家人重病或者各类不幸导致的经济豁口。这一类投资,城里人却已经不需要了。现代的金融产品(以保险为主)已经能解决他们的养老、医保以及其他一些不可测事件带来的经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