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孤独

按照计划,太阳系故事还有三篇:金星,水星,地球。其中一篇大概是童话,一篇奇幻,一篇则是纯正的爱情故事。然而越是到最后越考验灵感,因为之前在定好的类型里面找好想好写的,最后剩下几个,选择的余地少了,难度自然也大了。只能慢慢来。

一个人的生活,最大的问题是克服单调生活下的空虚感。还好有书。习惯了kindle看书之后,效率大有提高,基本上是以前的两倍:从平均一周不到一本,到现在一周两本有余。比如这次国庆回去,五天假期,将将好两本,分别是东野圭吾《解忧杂货店》和李娟《阿泰勒的角落》,都推荐一看。值得一说的是第一本,十一第一天光在路上的功夫就看完了。回头我数了数,整整三百页的故事,按txt格式来算就是250kb以上的大小——可以想象国庆盛景了。

但是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完全沉浸在一本好书构建出来的第二世界里。大多数时候,是耐着性子对着一本光听说过名气,却不怎么能读进去的书,前后翻翻,最后直接删掉。比如前几天心血来潮在亚马逊花几块钱买的《迎男而上》——我特么居然还看起这种书了,看点泡学男追女的心理学理论就算了,看女追男是个什么变态情结!。。。当然,主要是我原本以为会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心理分析,却没想到大段大段都是拙劣虚伪的行为指导,诸如“时刻记得微笑”啦,“欲擒故纵”啦,总之除了整页整页让人失望,还时不时爆点催吐剂出来。

记得上个月和一个刚认识的大学同学的室友聊天,说起我每天的作息完全是卡点安排的:5:30-6:30吃饭回屋,6:30-8:00看书,8:00-9:00锻炼洗漱,9:00-11:00坐在电脑前写东西(大部分被随意消耗掉了),11:00准备睡觉。姑娘觉得这完全是偶像级的自律,我却不以为然:因为除了这种所谓规律的生活方式,其他对我来说都太无聊也太浪费时间了。就比如说看书,早上在等公司等门开时,有同事看到我举着个电子书孜孜不倦,问我是不是每天都看书,我回答他,是啊,不然干什么呢?好像也没什么可做的。我总觉得自己每天晚上的的时间比白天反更充实,看上去这是一种完美而且迎向光明未来的好习惯,但是,充实是充实,却不时听到有人充满善意的评论:你这样不孤独吗?

孤独不在于没人说话。正因为有时候更喜欢一个人安静地呆着,才会尽量选离工作地近的住处,可以每天一个人静静地走着回来,轻松随意没有打扰。白天的时候,也会抽空和旁边的哥们扯扯闲天,前提是坐同一个办公室的T主管不在——有不苟言笑的他坐如石钟,任谁也不好意思多说几句闲话。而且下班之后,相比前几个月在五环大道广场对着嬉戏的人群,以沉默面对喧闹衬托出更刻骨的孤独感,现在的状态似乎没那么残忍了。

孤独也不在于与外界失去联系。假期虽少,但基本上每个周末都能安排到和哪一位朋友相互联络或者出门玩耍。在武汉这个大本营式的城市,缺钱缺爱缺清晰的未来却唯独不缺朋友。除了大片大片的大学同学和若有若无的高中校友,由家乡延续而来的亲情也在同一个城市有了新的联结。不管是从深圳退守回来的表哥,或者转战光谷的表弟,再或者跟着学校一路转移到汉口的表妹,都是新一层次的圈子。

就好像午夜睡意会悄悄袭来,在没有盯着电子墨水屏的时候,孤独翩然而至。因为没有电脑放歌的习惯,空荡荡的房间乃至整间屋子都显得分外安静。小区倒吵闹不停,但是声音爬上五楼,已经褪去了人的气味只留下噪音的回响,太远了。所以看起来,孤独像来自于夜晚的静谧,也像来自于一个人沉浸在短暂的与世隔绝里,但这些都只是表象罢了。

更核心的孤独,我想,是人性那些共通的缺口:迷惘、卑微、渴望融入集体同时渴望被关怀。人性最大的脆弱就在这里,有些心理需求并不是自己就能满足的。就算读书能挽救空虚感,跑步能驱散无力感,奋斗能带来从里而外的希冀之心,但是有些东西终究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碰撞和联系来相互给予安慰。这也是我们生而为独一无二的个体,却离不开亲情友情爱情的原因。至于婚姻,它装满了人情、社会压力、下一代责任以及牢固而保守的生活方式,但总算一次性解决了人的孤独。难怪人们趋之若鹜,而老一辈人则在你适婚年龄一过像赶鸭子一样玩命地催你繁殖下一代给他们提供新的玩具。

说回我自己,孤独很慷慨地给与了我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规划自己的生活,但是稍一松懈,它就会像旧疾,缠上脆弱的意志造成抑郁而难以自拔。如果把解救孤独的良药寄托于老爸老妈,寄托于交心好友,甚至寄托在某个遥远而可爱的姑娘身上,那么当他们为自身难保的时候,你则只能收获沉重的失落和更深刻的苦闷。终于你松了口气,明白地知道这是属于一个人的战斗,于是看准时间定好闹钟,在午夜降临之间快速关灯,让黑暗包裹自己,让梦境保护自己:早点睡,因为孤独也会睡着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