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档节目,一本书

马东很牛逼。

马东有多牛逼呢?

在主持界,刚开始人们都说,何炅啊,芒果台一哥啊,厉害,控场能力强,看人家一首栀子花唱了十年,一档《快乐大本营》播了二十年;

后来看到汪涵,一个不玩手机,娱乐场所基本只有个麻将桌的人,为救湖南方言,默默掏了五百万,还出了本人文气息浓厚的《有味》,觉得,嗯,还是汪涵更优雅更牛逼。

再后来,又看到多年只是以主持人身份示人的马东,拉着一批以吵架为生的辩论队员们,办了一档红透半个中文互联网的《奇葩说》,独自撑起了中国网综的市场,才意识到,哦,马东才是牛逼界的NO.1。

《奇葩说》很牛逼。

《奇葩说》有多牛逼呢?

就不说它是中国互联网少有的原创综艺了。原创啊,什么概念,数一数我们熟悉的跑男、极挑、爸爸去哪儿、中国有嘻哈,哪个不是来自韩国来自韩国来自韩国。就我身边一群以综艺为生的朋友而言,也只有奇葩说一只独苗能兼容他们的众口难调。跑男?太蠢。爸去哪?太弱智。好声音?一届不如一届。奇葩说?嗯……

《好好说话》很牛逼。

正因为牛逼的马东,牛逼的《 奇葩说》团队,才能让脱胎于前两者的《好好说话》有一种天生的牛逼。《好好说话》刚开始是一档喜马拉雅播放的收费音频节目,现在成了一本干货满满的方法论图书。

再说回马东,他也是个很值得佩服的人。

前段时候网上都在讨论《十三邀》的第一期,也就是许知远采访马东的那期。

许知远在电梯里刚见到马东的时候,马东还捧着手机玩《王者荣耀》,他头也不抬地说:我不是装年轻啊,是真的好玩。

采访里,许嘲讽马东背后代表的网络综艺太粗鄙,讨论的问题一点都不新鲜。马东回敬说,精致和深刻是你们那群5%的人干的事情,我只给另外的95%服务。许知远说我们应该做真正的文化,马东则表示娱乐才是生活,周杰伦和梅兰芳,也没啥高下之分。

马东终究只是想做好一个传播者。所以他说,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而马东的可佩之处在于,尽管强行搞笑和荤段子占了节目很大的篇幅,但最后呈现出来的东西并不粗俗,甚至可以说是有那么点内涵,能勾起一点思考和反省。当大多数节目在给年轻人喂狗屎的时候,他还在殷勤地把手里的药调得更好喝些。

马东最可爱的瞬间,应该是奇葩说那期讨论,说如果一个人受过很多苦,该需要多少甜才能填满。而他回答:一个人受过的苦越多,一丝甜就能填满。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不过奇葩说能受那么多人喜欢,当然也不仅仅是因为它来自马东,就像马东招人待见不仅仅是因为他是马季的儿子一样。

它还来自看透人情的蔡康永,来自满腹经纶的高晓松,来自不愿万里从台北从新加坡从中山大学聚集而来的黄执中、胡渐彪和马薇薇们。

就像《中国有嘻哈》成于一群有个性有实力的underground的rapper一样,《奇葩说》成于背景不同身份各异但是能把话说好的一堆奇葩。

在PW的推荐下,我入了奇葩说第三季的坑,然后紧接着看了奇葩大会、奇葩说第四季,再翻回去看第一季、第二季。虽然奇葩说耗时三年,我只用了半年多刷完,但每一个瞬间都记忆犹新,就像跟随着节目经历过一次成长:

记得同性恋的那期。马东说,这期节目我们就不提赞助商名字了请各位谅解,后来果然被下架,而蔡康永边泪崩边说,我们不是怪物。

记得大美玲之夜。在对方队伍压倒性的优势下,在黄执中的大神气势碾压下,我们的姜思达,也就是那个面对镜头轻快地说出,我是同性恋,的男孩,上演了一场华丽的逆转。配合那套兽毛耸立的貂皮大衣,美爆了。

还记得马薇薇神一般的金句:

image.png

……

……

好吧,其实这里想写的不是马东,不是奇葩说,而只是他们出的这本书:《好好说话》。一本真正教你讲话的书。

image.png

书看的是kindle的电子版,标注做了上百处,上次在同一本书里做这么多标注,还是好几年前看GK同人于野的《万万没想到》。

书开头有点枯燥,看着像一本黄执中、马薇薇这样的高学历精英操刀的那种学术派硬通货。但很快,通过一个梗,逻辑通了,干货一个接一个地蹦出来:

一直以来,我们以听话的方式被教育,却又以说话的方式被考核,这很尴尬。

其主旨讲到,讲话分为:沟通、演讲、辩论、说服,但又同时是集这五者之大成。也就是说,你要真正能好好说话,就必须是同时熟稔这五种技艺,缺一不可。

如何沟通?

如果你想表达你对对方表现的不满,切记从自身感受出发,而非直接评判对方:

比如,“你这人怎么这样啊”是一个会让人不舒服的评判,所以在说的时候,如果改成描述自己的感受:“你这样,让我很难做。”听起来就会好很多。

另外,两个人沟通不畅产生情绪的时候,应该及时“提前预告”,小幅释放情绪。比如这样说:你再这样,我就不高兴了……而不是直接在越过耐性的极限之后大爆发。伤人伤己。

如何说服?

很多人以为,说服是找出一种说法,好让你“照着我的话做”。但事实上,一切的说服都只是为了找到一个切入点,好让对方能从中为自己找出一个去做的理由。

比如你想说服某个朋友去跑步锻炼身体,但是你问的却是:你为什么不去跑跑步锻炼一下呢?朋友会很自然地针对“为什么不”这个逻辑给你N个理由:因为回家晚……因为晚饭吃多了……理由抛多了,不锻炼反而成了正确的选择。

相反你应该这样问:你身体不太好,想想有什么办法能每天坚持跑跑步?然后对方才会去主动想到,嗯应该怎么解决各种不能跑步的理由……

诸如此类的干货技巧,数不胜数。

确实是一本良心读物。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