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APP,都是我灵魂的一支

本文参与 豌豆荚x少数派征文

好像有了智能手机,才有了我们的现代生活。

现代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我们以操作手机为生,而APP如我们的衣食父母。有一半的APP,我们随意地下载它,打开它,卸掉它,享受触控屏幕上的露水情缘,还有一半,我们为其奴役,当牛做马。

当然,这里面也有区分。区别是,不一样的APP,象征着不一样的精神需求。自灵魂中来,又牢牢地占据灵魂的一支。它们是人性的某个侧面。

就比如说QQ吧。

QQ是九零后的编年史。

我刚上初中的时候申请了QQ。那时候别人都在奋战《传奇》,在杀手村学怎么用弯刀剑法砍人,而我加了同班的姑娘,学着怎么更委婉地表达暗恋。不管是日以继夜地聊天,或者QQ空间里一遍遍的踩留言板,还是仅仅挂在线上,盯着对方暗淡的头像发呆。那都是QQ带给我的甜,酿成一个懵懂又沉迷的少年。

然后在某个寒假,看见姑娘的空间里发《可爱的你》。而这个你,与我无关。

我就再也上过QQ,久而久之号也丢了。

然后是微博。

没有微博,算什么移动互联网?

刚上大学的时候,哥们在电话里把微博推荐给我。我还不太会关注人,闲得无聊才刷一刷。后来刷出惯性,才发现比空间或者人人网好玩多了。也会灵感所至,瞎编上几句话,静待潮水般的点赞(然而并没有),然后被冠之以吴家山段子手的名号。还认识了几个校友,和几个男的在微博上转发来私信去,打情骂俏,不恶心,很热闹。

现实里不敢轻易叨扰的教授老师,在微博上也分外有生活气息。我们常常在评论里和几个老师插歌打诨,交流文学,也探讨美女。

玩微博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发了篇关于某书的微博,被一个大V看到,直接把这本书寄给我。我才领悟到世界多么渺小或者浩大,有云存储、云计算,还有云捡便宜。

再后来,手机越来越强大,APP也越来越多。

我会打开支付宝扫码,在号称要打造无现金城市的武汉,从城东头扫到城西头。有时候是活动的许诺、食物的诱惑,更多时候只是保护干瘪的钱包。

我会祭出滴滴打车,把行程和当天的人生规划交给素未谋面的司机,和朋友踏上一周一期的逛街旅途。

我会轻点简书,等华灯初上,在乳白的台灯和伪实木书桌间静静呆上个把小时,沉淀一下灵感、情绪和装逼成分,然后一股脑的倾泻。

这些APP里,有每个人(比如我)对物质的欲望,对未知的好奇,对认知自己的迫切性。

我逐渐离不开这些APP,而APP们更离不开我。它们有我的帐号,有我的书写,有我在这个时代输出的一切。我造就了它们,它们也印证着我。

我灵魂的每一个分支,逐一物化成了它们。

尼葛洛庞帝说,人类终将数字化生存。这话没错,APP就是我们的未来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