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猪佩奇到小马宝莉:低龄动画的套路和使命

《小猪佩奇》

小猪佩奇应该是小朋友打开电视,入门卡通世界的第一部动画了吧。

粉红色的吹风机形象一看就很讨喜——还有比主角是一只猪更容易讨喜的么,如果有,那就是一家子猪。色彩鲜艳,动物种类丰富,画风也可爱,故事有趣,情节简短,也没有明显的说教,可能唯一的疑问是为什么有这么多站着走路的动物,但还是比起像一群外星人满嘴巴卡巴卡的天线宝宝容易接受多了。

主角一个刚上幼儿园,一个刚会说话,这让电视机前的小观众很容易自我带入,讲的也是幼儿园、家里内外的小趣事,既熟悉又轻松,对未闻世事的小朋友很好接受,当然,更容易接受的是对各种敏感题材比小朋友更敏感的家长。二胎的配置也符合当前国策,在胎数上就赢了。

但它的优点同时也是它的缺点:没有情节起伏,分不出好人坏人,导致没有多少记忆点。很容易就被稍微长大一点的孩子抛弃了。

《海底小纵队》

稍大点的孩子会更愿意看有主题、有起伏、有敌我矛盾的故事了。比如这部海底小纵队:每天都有海洋生物遇到危险,然后毫发无伤地被英勇神武的小纵队拯救。

因为每一集都讲一种不同的海洋生物,科普属性极强,在家长那也能轻松过关。三四岁的小朋友正开始对动物感兴趣,主题非常完美。尽管这上百集讲解的上百种动物,往后一辈子都见不到几个,当然餐桌上清蒸和蘸酱的除外。

遇到危险-出任务-完成拯救,这种三段式情节也正是相当经典的戏剧结构,能保证第一次接触的小朋友都看得津津有味。

可惜人物过于扁平。除了一个胆小爱发牢骚的橘猫呱唧,其他什么巴克队长、皮医生、谢灵通,尽管也加了很多角色设定,比如善良、勇敢、会修各种机器等等,但基本也留不下印象,简单说就是爱不起来。

《汪汪队立大功》

团队设定+三段式情节,和海底小纵队很类似,但设定更强:既融合了常见宠物猫猫狗狗,又包含了常见社会角色:警察、消防员、飞行员,更厉害的是加上了男孩喜欢的车车主题:警车、消防车、垃圾车……简直就是设定怪,凡是吸引小孩的主题一个没拉下。

更厉害的是还设定了一个固定反派:韩丁纳市长——虽然我全季看完都没明白这个市长职位起到什么作用。众所周知,有固定正派+固定反派,还不减员的设定,基本上随随便便就能拍出几百上千集了——参考猫和老鼠或者它的翻版喜羊羊或者它的翻翻版熊出没。

说它是设定怪,但细节严谨度绝对比喜羊羊强几百个熊出没。比如虽然汪汪队的狗狗会说话,但绝对保证四肢着地不会站起来跳舞;而且除了汪汪队,其他动物基本不会说话——唯一说话的那集还是做梦;汪汪队开车坐车也都是要戴头盔、系安全带的。再比如虽然动画里各种基地变形、机器一会上天一会下海,但基本满足科幻设定,动物们也都是肉体凡胎,从高处摔下来也会受伤;唯一出现超能力的时候还是受到外星陨石的影响。

汪汪队的神奇之处还在于它同时也是职场入门片:出任务时,无论汪汪队在做什么,甚至可能就在任务现场旁边,都得乖乖先回办公室(也就是基地总部)听领导,也就是汪汪队负责人小男孩莱德,打开大屏幕讲几分钟的PPT。PPT制作还怪精美的——虽然没说明白怎么就一秒冒出个PPT——使用简易动画描述事情经过,然后莱德会指定几只狗狗分配任务,精确到细节,比如:阿奇,我需要你去xxx用yyy把zzz救下来。

可惜汪汪队强在设定而失在故事。小纵队至少每一集还能教你认识一个新生物,汪汪队则成天和韩丁纳市长在冒险湾里你追我赶,偌大的马路只有几辆狗车奔走飞驰连个红绿灯都不需要,大部分危险都是谁被困在很高的地方,然后派警犬阿奇去弹射那皮筋可能早几百年前就松动了的安全网。

《安全警长拉布拉多》

虽说只会给孩子讲道理的国产绘本都是垃圾,但专门讲道理的动画却不一定没有可取之处。如果是专门讲安全的道理,那这种道理就太需要了。大概因为中国的家长总是在教孩子“听话”,似乎听话是孩子长大第一个要学会的事情——实际上听话只是家长的第一需要,而非孩子——却没空去讲如何远离插座、热水、马路上的车辆和井盖。

刚好拉布拉多警长在抖音上有句广播甚广的名言:“真正的勇敢是保护自己,而不是挑战危险。”我也是因为这句话才第一次听说这个动画,原来国产低幼动画也不全是垃圾(低幼以上的倒也有一些好东西)。

据我家闺女说,中班午睡时间老师会给睡不着的孩子听拉布拉多警长。其实每个故事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娃听的还挺有劲。原本是教大家对危险的事物引起警觉,但她还偏要捡有怪物有神秘事件的听。或许是把它当猎奇故事了吧。

《小马宝莉》

再往下就是性别的分水岭了。在同龄男孩捧起奥特曼模型比划斯派修姆光线的时候,女宝宝们也尝试往指甲粘亮晶晶的贴片,开始憧憬美丽又时尚的女孩世界了。没错,这就是小马宝莉描绘的世界。

在和我家娃一起入门小马宝莉之前,我对这个ip也毫无概念。既没有看过,不知道讲的是什么故事;也不了解里面的角色,很长时间一直以为里面的主角是一只叫宝莉的马。偶尔在商场看到一些周边,会纳闷这么经典吗,居然到处都是(在商场的饰品店可以很轻松地数出八件以上的小马宝莉周边)。

直到某个假期心血来潮,也是实在看吐了小纵队或者汪汪队几百集不变样的出任务。于是一大早就打开电视,点开小马宝莉第一季的第一集,名字叫小马宝莉友谊魔法。

头两集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于是连看两集,然后就被震撼到了,原来这么古老的ip背后会有这么精彩的故事。娃更是往后三天重看了三遍,光音频都听了五六遍。从那起什么小纵队汪汪队忘个精光,每天空闲下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能不能看一集小马宝莉。

当然得承认任何电视电影开头都是着重设计过的,开胃菜绝对是最精华的部分。但更得承认这个开头故事的水准,基本就等同于一部好莱坞商业片:从古老的传说起头,然后抛出一个剧作经典工具:麦高芬(比如哈利波特里的魔法石,魔戒里的魔戒,西游记里的经书,在这个故事里就是名为和谐之元的宝石),只有找到它才能打败反派;然后反派如约登场,正派陷入困境,接着就是主角团集结,踏上寻宝之旅,克服重重困难的同时也展现出每个人的闪光点,最后完美结局,击败反派并成功感化,主角收获友谊和成长。

再反观小马宝莉这个ip的设定和情节。首先这里面的角色大部分只有小马这单一品种,没有靠类似动物园大观园的设定来吸引小朋友;它也没有固定的反派,每一集都讲不同的故事,不需要猫追老鼠狼追小羊猎人追黑熊这样的物种矛盾来凑剧情。在跌宕的情节之外,竟然还能在结尾给你通过给宇宙公主写信的方式总结道理,而不是像大多数国产绘本那样直接就是把道理硬编成故事。

里面出现最多的一个主题叫可爱标志,其实就是会自动显现在马屁股上的一个logo,但它同时也是每一匹小马最独特、最期盼也最得意的东西。如果一匹小马已经拥有了可爱标志,那它就成了她独一无二的象征和毕生追逐的梦想;而对于还没有出现可爱标志的小马,他们则免不了日思夜想,不断尝试不同的方向的同时也慢慢不断成长。标志象征着每匹小马的独特的个性和天赋,同时也是她在这个世界最闪闪发光之处。

作为看动画几十年的老boy,看到这样的设定也是既感动又佩服。庸常的动画还在絮絮叨叨的教导道理,精彩的动画却已经在引导一个年幼的个体去发现自我追寻梦想了。好好吃饭、乖乖睡觉固然重要,但那最终只能变成一个学校家长眼里的好宝宝;发现自己的优点,找到自己的爱好,才能拥有真正的人格独立并由此受益一生。

由此想到以前看到新闻说xxx动画因为家长举报而下架,愈发觉得不理解。似乎没必要担心这个不适合孩子那个场景不能出现,也不需要专门花功夫把一条条道理编成错漏百出的情节。好的故事从不明言道理,好的故事一定自带吸引力,以及让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使命。因为它背后站着人性美的本质:不管是小猪佩奇里的童真、海底小纵队的好奇心,拉布拉多警长的勇气,小马宝莉的友谊,还有奥特曼的正义感。那些最终能吸引孩子打动孩子的东西,一定就来自孩子们的内心最深处。不妨让这些千奇百怪包罗万象的故事穿透土壤,肆意生长,那也是孩子们心灵扎根发芽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