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彻底放弃了kindle,转投微信读书阵营。这至少带来两个好处,一是选书导书更方便,在线书库庞大,随便搜索试看,挑起来不费事,下载的mobi也是直接微信打开,还能多设备同步;另一个就是笔记方便,看完一键导出即可。
以前kindle是这样的:
首先挑书麻烦,翻浏览器书签里存的各种资源站点,站点们也像过街老鼠,明明昨天还健在,今天就404了;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还挺全的,也没个评分或者排行,只能逐一复制书名上豆瓣搜——强烈建议豆瓣出个类似翻译插件的框选工具,选中名称就能查到评分——或者干脆就瞎猜。有的一看就没营养:《胡适——此去经年,谁许我一纸繁华》;有的一看就不可能有啥效果:《如何30天改变你的妻子》;有的则有点过于贴近生活了:《挖鼻史》;有的则怀疑大数据已经给我安排好了出路:《零基础做外卖骑手》……
挑好下好的书还没法直接食用,得先找一根能通数据的数据线——这也不是开玩笑,插上去能充电没法传数据的线太多了——偏偏中年boy的数据线比他的袜子还多,这又得费一番功夫。
好不容易在kindle上打开了,你还得寄希望于制作这个mobi文件的人尽量靠谱,没有粗制滥造整一个缺斤少两的版本进去,又或者别是整篇大段的错别字。
相比之下,微信读书的书库搜到的书质量就太高了,保证正版有校对,有出版社背书。挑书更方便,评分评价一清二楚。五星的好评固然让人欢喜,那些精彩的一星恶评读下来也让人心旷神怡。
另外平台上超过90%好评的书被封为“神作”,还有神作书单或者神作榜单。这比去翻豆瓣图书250的榜单要方便多了。我也是尽量挑神作看,其中道理不言自明:不好吃的东西吃了至少还能果腹,不好看的书看了那就是自寻痛苦还外加浪费生命。
最近看的两本刚好都是跨越百年的神作:出版于1929年的《西线无战事》和1884年的《平面国》。
《西线无战事》的名气来自于前几年获得的奥斯卡。本来对描述战争的内容不太感冒,但居然看到电影原著也出现在神作榜,这就有点意思了。毕竟一般电影和原著都能得奖的作品是很少很少的。
通篇读下来略感失落,情节稀松平淡,不是那种很震撼或者很隽永的故事。吃惊的是这本书竟然是描述一战,那么也就是说成书时间还在二战之前。这就很了不起了。再加上据说此书因为反战主题的原因,在二战期间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成了禁书。再细细品味书中内容,它揭露的战争本质是赤裸裸的,从家常的角度去反衬战争的荒谬,反战的效果真是太好了。
《平面国》则是本听上去略显冷门的小书,同样也是神作榜的前几名。神奇的是在某个周末逛西西弗,居然发现赫然摆在畅销书架上,这就不得不看一下了。
书名听着是很无聊的,开篇读起来果不其然地难以卒读:以一个平面国国民——一条线段,你敢信?——的身份介绍二维世界……没有情节,百分百纯粹地第一人称议论文。真是佩服那些将其捧上神坛的资深读者们,玩抽象还得是文艺青年。
直到看到故事中三维世界的球体闯进平面国,给“我”论道,我才咂摸出点意思来。原来高维世界看到的低维世界就是如此:从里到外,一览无余,可以无处不在,也可以神出鬼没。这就有点意思了。照此说来,当初看到《星际穿越》后面男主角在高维空间各种场景和时间中穿越,想尽办法给女主提示的画面就说得通了。诺兰诚不欺我也。
以上就是两本百年神作的全部内容了。入坑之前很有必要做好心理准备,可能没那么好读,甚至到50%都觉得这写得啥玩意……但等你翻到最后一页,肯定能在心里印上点什么,毕竟也是从一百年前可谓“古人”的脑子里得来的东西。这样的东西品味多了,等哪天你再去翻看书店里那些热火朝天的畅销新书,一种强烈的感觉肯定会让你翻不到两页,用元稹的话说就是:曾经沧海难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