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从未进入中产阶级队伍,但不知何时已沾染上自由主义恶趣味的泛右人士,天然对脱口秀这种舶来品有一丝莫名的好感。所以从脱口秀大会第一季开始,就秒变忠实粉丝,了解亲历了这个行业的从无到有,以及其中的各种曲折情节。包括且不限于,刚冒头就被禁的第一季第二集,被众所周知的原因开除出队伍的第二季大王,从消失的池子到消失的House再到消失的李诞,从前几年的声势渐起,到去年的突然停播再到今年的爱腾两开花,可谓看着它起高楼、宴宾客,大楼一度将倾,但还好暂时扶住了,至于有没有“塌了”的那天,暂时不好说。所以赶在那天到来之前,赶紧来聊聊。
舶来品自有它天然的不足,所谓根不正苗不红。没有“传统文化”的保驾,没有圈子里的师承护航,长势再喜人,也得时刻担忧着哪天的一道晴天霹雳。这一点可以参考内涵段子,以及曾经岌岌可危的嘻哈。不过还好,还算幸运,远渡重洋的脱口秀,首个落脚点是最国际化的都市——上海。确实,除了上海不存在第二个城市,能第一个接纳它,并且快速将其传播开去。北京?第一个不会让它进去;深圳?能进去但没那个传播声量。广州?那已经是黑人叔叔的故乡。
另一点众所周知的是,我国的文艺作品有它一贯的政治属性和宣传功用。不能匹配此属性和达成此功用,再高超的技巧再优雅的形式也只是空壳而已。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只能在春晚上看到小岳岳隔靴搔痒的相声,或者甚至是初恋照相馆这种包饺子艺术的集大成者。不过还好,再端着的舞台也在努力拉拢年轻人,于是我们在23年春晚看到智胜、广智和晓卉拼成一桌,各自对撒贝宁讲一分钟段子。
总体而言呢,咱们这一代人对外来的东西还算宽容,一以贯之摸石头过河,先看看先试试,在砸到脚之前不妨任其生长。也难怪会有前些年那一段p2p风潮。
在排除了宏观上可能的问题之后,让我们看看还有什么呢?
首先脱口秀有其形式上的优势。一个人,一只麦,足以。“每个人都能讲五分钟脱口秀”。没有定式,也不谈师承。相声可能还要先磕头拜师,练诘屈聱牙的基本功,再搭配一个性格互补的逗哏或者捧哏;脱口秀则完全不必,敢讲就能讲,处处都是开放麦。
尽管没有师承,但也有大把的师傅可学,虽然都是靠自学。单说美国,就有囧司徒、崔娃、奥普拉·温弗瑞等等模范,后者可是进了中学课本的人物。感谢数字流媒体技术的发展,这些人流传下来的视频何止几百几千个小时,拿来反复观看模仿,不成大师也足够练成唇枪舌剑。至于书籍学习——函授?——可参考的就更多了。外有格雷格•迪恩(《手把手讲你玩脱口秀》)史蒂夫•卡普兰(《喜剧的艺术》)这类大师倾尽毕生所学,内也不乏黄西(《西瓜的西》)史炎(《不开玩笑》)这类打头阵的高手手把手教你上道。甚至号称国内脱口秀第一人的李诞,也写了一本挺不错的《脱口秀工作手册》等你把玩。
最奇特的是这玩意门槛之低,让人咂舌。也只有在脱口秀的舞台上,你才能看到,民警、法医、说唱歌手,同台竞技;厨子、公务员、外卖小哥,现场PK,甚至北大的、清华的,和一众大专生、中专生难分胜负。无论背景,不谈资历,只拼那两三下嘴皮子功夫和命中注定的观众缘。
脱口秀是一众喜剧人构建的世界,而喜剧人永远值得尊敬。喜剧人在现实中普遍内敛严肃且沉默,甚至患上抑郁症的概率都要比其他人高出不少,这些人完全是在拿自己生命的热情来为其他人创造欢乐。远的有卓别林、憨豆、金凯瑞,近的则是赵本山、周星驰、白客……所以尽管满头白发的星爷烂片出到晚节难保,也无法掩盖往昔那十几部喜剧经典璀璨的光芒;霸屏除夕夜数十载的赵本山,说他是春晚的最大功臣也毫不为过。
脱口秀的另一个特点是舞台艺术。众所周知的一个说法是,舞台艺术的难度总是要高于荧幕艺术。躲在电视、电影后面的年轻演员们,只需要摆摆Pose,画个精致的妆容,露出那吹弹可破的细嫩脸蛋,台词不用背,念念ABCD,实景不用出,剪一点绿幕素材,就能拿到舞台表演者几年甚至十几年都拿不到的酬劳。
相比后者们赚着几十甚至百万观众的会员费,舞台人的观众就只有剧场里的几百上千人。没有绿幕,没有配音,更没有人喊cut重来。台词靠记忆,表演靠发挥,演好演砸都是一锤子买卖,玩的就是心惊肉跳。也难怪总听说某某演员要去演演戏剧磨磨演技,回到剧场沉淀沉淀,原来他们也知道哪个是抛头露面哪个是十年磨一剑呀。
说了这么多,似乎还是没有触及脱口秀的核心。因为有一种说法流传甚广:脱口秀是冒犯的艺术。是的,要论脱口秀的本质,首先不是喜剧,也不是舞台艺术,而是冒犯。
最近京东杨笠事件甚嚣尘上,有的在拉踩,有的在辩驳,有的甚至默默注销会员。我觉得都很奇怪,似乎这些义愤填膺人士,忘了脱口秀首先是表演这回事。他们振奋、激动和较真的样子,让人怀疑杨笠发言的地方不是脱口秀的舞台,而是在人民大会堂。
起初我怎么都理解不了,直到看到和菜头发了文章,他说,或许宽容的尺度因人而异,不同阶级不同背景不同成长经历形成的人,肯定不会有相同的评价标准。这个角度很妙,也很新颖,真是佩服十几年如一日发文章的和菜头,还能发出如此振聋发聩的评论、一针见血的观点。不过可惜,菜头没有想起那句自古希腊就已流传世间的名言,少了一次掉书袋的机会,那句话是柏拉图记载普罗泰戈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
既然人为尺度,而脱口秀这样的喜剧完全源于人的创造,那么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期,对同样的问题有不同的接受度和反映度就是可以理解的了。但反过来说,在眼前这么一个奇怪而尴尬的历史时期,有些东西刚好能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镜子,照见人性、道德、伦理乃至整个民族的正面和背面。
虽说如此这般,我个人还是更希望这个尺度能随着时间推移社会变迁,洞越阔越大,路越走越宽,而不是刚好相反。因为在我们这儿,从众星捧月到人人喊打,常常就是一夜之间,不信你去问问莫言、汪涵、黄磊、董宇辉……如果真有那么一天,脱口秀也被封被禁,就算证据确凿百口莫辩,我也不禁会问上一句:如果我们连个笑话都容不下,那还能容下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