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需求

现如今虽说是一个物质极度丰富的新时代,但于私人而言,到了某个阶段(咱就不说“年纪”了),还是会慢慢会涌现出一些似乎怎么都无法“恰好”满足的个人需求。

冷门但常见的也有,比如疑难杂症的特效药;冷门但不常见的,比如就我而言,则可以列出一大堆:

比如对于长期坐姿办公导致的腰痛问题。主流的解决方式是站立办公,各种升降桌——便宜的,贵的,简单的,复杂的——也是琳琅满目,我逐一研究,分析,对比以及尝试过几种方案过后,发现问题终究只是得到缓解,而不是解决,站立办公显然会增加膝盖和腿部压力。然后我个人又创造性提出趴姿办公——刚开始是很受用的,顺便还能强制脖子前倾避免肩颈问题,但很快发现怎么膝盖时常隐痛了。才恍然趴姿比站姿更压迫膝盖。

这样一轮下来,我意识到可能最佳姿态其实是躺着,比如某些高级的全包裹电竞椅,各种便捷设备围绕着一个躺姿人类,有点赛博朋克的圈养风。可惜这方案还处于概念设计,没上市场。

第二个想到的是睡眠噪音问题。在当代中国城市动辄超高层鸽子笼的不正之风下,想要一个静谧不受打扰的居住环境(也就是别墅呗)实在太昂贵了。尤其现代人又大部分喜欢疯狂自卷,赚钱动力惊人,连带着夜猫子的数量也惊人,不用太幸运就能遇到楼上楼下几户非正常作息患者。

当然噪音问题的大前提是你有一条敏感的睡眠神经。我也不是没见过那种触床即睡的“超能力者”。可惜基因问题无处可逃,于是噪音问题就更紧迫了。

我目前(10年+)的办法一直是3M的耳塞,未能涉及更高level的方案(比如重做隔音窗户之类),只能说勉强够用,也是看楼上楼下心情。如果有邻居不太配合的时候,只能半夜披挂直接上门,咕哝几句,对面打几个哈哈,说几句不痛不痒的抱歉话,其实效果也是聊胜于无,更多的是负面情绪的一点发泄,等心情稍平,回到床上也是继续睁眼数羊百千只。

对于此问题,只能有待国家民族发展,真正过上类似日本或者美国一户建的富足生活了,那就不是这代人能看见的了。

还有个问题,同样也是职业病的范畴,就是手腕酸痛。这源于长期使用台式机的鼠标。鼠标当然没错,电脑也算得上无辜,可怜可叹的只是年岁增长带来的健康水平下降和个人体质弊病的暴露。但是于更高的层面而言,能不能借此引发计算机时代输入方式多元化缺失的讨论呢。

当然我也知道,目前输入方式也是数不胜数:鼠标,键盘,麦克风,屏幕点击,乃至遥控,语音,甚至正处于科研阶段的脑机连接——但如果把问题划在鼠标键盘这种目前最快交互的范围内,有没有可能我们需要更科学(还有个词叫人体工学)的键盘和鼠标呢。反正扁平的键盘和突兀的鼠标实在算不上是体验舒适的IO设备。触控板倒还值得赞美,但其体验也有赖于系统的优化(比如mac的触控板体验就远超过win)。

以上三点,也是本人啰嗦多次的老生常谈了。站在十几亿乃至几十亿人的视野下,这点牢骚连大海上的一点水花都激不起来。举些更大群体面临问题的例子来说,比如据传孕妇特有的一些疾病都无药可治,因为找不到或者说没法对孕妇做临床实验,还有个例子则是很多罕见病的特效药也是无人开发的,因为人数太少,就算卖再贵也抹不平开发成本。忍于疾病或者等待死亡的痛苦,还是比我这些牢骚现实的多。

只能希望未来的未来,我们都能活在个人。病有药可医,题有法可解。个人的浪花再小,也不会被大海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