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转发,才能救命


涉案男子抓获了,沸沸扬扬闹了近一周的和颐酒店事件也差不多告一段落了。也许这个时候再发表上几句评论为时已晚,但有些话还是值得说上一说。毕竟,新闻会过期,但教训不会。

每次热点出来都会引发各界讨论,并且为广大网友完成一次次科普(不管是化学的,生物的,病理的,法律的……)。这次也不例外。事件由全网女性群体的恐惧感和同理心引发,马上延伸到“女性独自在外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如家酒店管理有哪些缺失”,“警察为什么不作为”,“看到男女争执该不该管闲事”,以及“围观群众是怎么样一种心理”等各类话题的讨论,最后很自然的升华主题,上升到“在中国见义勇为的成本问题”这样有关道德层面的宏大叙事。

以上这些,都没什么可说,不管是如何自我保护(经验问题)、围观心理(心理问题)还是见义勇为(道德问题),各路大神理性、客观、科学又老道的分析已经很足够了。

只到想到了一个,也是每一次热点事件在微博上爆出、发酵,进而排山倒海,引发地震最后终于嫌疑人抓获、肇事方道歉故事美满结局的一个感慨:

唯有转发,才能救命啊。

如果不是因为当事人作为媒体从业者,精通微博传播,完成了一篇高质量的长微博,并机智地运用各种手段助燃微博,才赢得一个上亿的关注量,才受到某集团的高度重视(最后集团CEO不得不亲自出面发道歉信)。否则,一个籍籍无名的女子,一条孤立无援的微博,怎么可能得到一点点回声?

这是媒体的力量,舆论的力量,又或者说,这是团结的力量。

就像之前的某次事件,因为网络曝光,网友追责,一个戴名表的南京官员被查,并最终丢了乌纱帽;又像之后的某次事件,因为微博的疯狂转发,一个态度恶劣的冬奥会记者才认错道歉。在这个国家发生的无数事件,唯有得到大众转发,获得舆论关注,才有了那么一点点被解决的可能。

当然,说“转发能救命”,其实也错了。受到关注了,却依然没有完全解决的,更加不可胜数。或者因为涉及到敏感问题(网络长城、广电总局、春晚等),或者因为利益庞大(三聚氰胺后续、红十字会后续、723动车后续、天津爆炸后续等),或者问题不大但就是没人能推动(幼女遭强奸的上访妈妈、上海朱令案、毒疫苗等)。

然而试问,我们能做的还剩下什么呢?挤不进权贵阶层,你就会被自动归入弱势群体,力量本已微小,如果还不能团结一致,以转发、呐喊为同胞声援,那么不管是哪一个个体的湮灭,以何种原因湮灭,都不过换得一片死寂,激不起任何波澜。沉冤无人昭雪,压迫不得翻身,所有的不公,也只能由你一个人、一个家庭承担。正应了那句话:生而为人,对不起。

所以,我们能做的,还剩下什么呢?

唯有转发而已。